立法院通過ECFA(兩岸經濟協議)條文,雖然藍綠對ECFA是「補藥」或「毒藥」至今仍各說各話,降稅清單也自明年元月才生效;但不可否認的是,兩岸一紙ECFA協議書,已悄悄改變了台灣經濟的氛圍與生態。
ECFA一簽,民營金融業一面砲轟政策管太多,一面繞路前進中國。中信金已向金管會送件申請設立大陸分行,永豐金旗下的永豐金證券也一口氣與三家大陸券商簽了備忘錄,遠東銀行計畫與重慶銀行簽訂「合作意向書」,卡位等著政策開放的態度很明顯。
錢進大陸 金控無一缺席
還有台銀、合庫、兆豐、彰銀等公股行庫則將與陸銀「策略聯盟」,台企銀成立「大陸設點專案小組」,除了正式簽約外,什麼合作形式都有。其實,「陸銀參股條款」仍然凍結,陸銀來台只准設辦事處,這樣也能到處合作,凸顯民間對ECFA「夢很大」。
一位不具名的金控執行長說,金融服務業雖在ECFA早收清單,卻因法令未放行,感受不到實質效果,不過「這一場仗,誰也輸不起!」十四家金控進軍大陸無一缺席。
資金來了 二線銀行也飆
ECFA帶動的資金移轉,更讓台灣股市結構悄悄改變。過去幾年,電子股隨便買也漲,今年股市全漲有中國話題的傳產業者和二線的金融業。二線銀行股連申請設立大陸辦事處或分行都不夠格,憑什麼漲?資深會計師說,關鍵是ECFA的「綠色通道」,陸資或外資要進入大陸金融市場最好的「跳板」是台資銀行,但買不起大的,就撿便宜的小銀行下手。即使綠色通道還是空氣,摸不到看不著,股價「先行」,賺上一波再說。
百元股價 傳產勢必更多
股市資金從電子轉向傳產,匯豐成功基金經理人龍湘瑛認為,台灣經貿活動未來將與中國高度連結,傳產族群與電子、金融在股市「三分天下」將成為常態,投資人要習慣。台新投信總經理藍新仁更預期,後ECFA時代顛覆廿年來電子股獨領風騷的局面,未來股市「百元俱樂部」勢必加入更多傳產股成員。
台股質變,法人也注意到了,過去電子產業的研究員「走路有風」,年薪動輒千萬元;現在最夯的是傳統產業研究員,土洋券商都不惜重金挖角,資深傳產研究員頻傳天價跳槽,也是ECFA發威的影響。
【2010/08/19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
大登商務會議中心 www.inddbc.com
留言列表